荆江河段九曲回肠的原因是什么(古代镇水神兽——镇安寺铁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7 08:52:50
镇安寺铁牛,又名郝穴角端,前立后蹲,原件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郝穴镇的荆江大堤上,高踞堤岸,俯视长江。
荆州之所以水患不绝,有“万里长江,险在荆州”之说。原因是荆江“九曲回肠”。尤其是“下荆江”,这一段,直线距离仅仅只有80公里,可河道却长达337多公里。江水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防洪形势十分险峻。
地方官员向皇帝上奏:“向来沿河险要之区,多有铸造铁牛安镇水滨者。盖因蛟龙畏铁,又牛属土,土能制水,是以铸铁肖形,用示镇制。”皇帝谕示后,官员们就铸造铁牛安置在大堤的险要地段。
这头铁牛独角,身长3米,高1.8米,宽0.9米,尾右盘长1米,外实内空,重约2吨。牛背有铭文126字,其中有篆、隶铭文各63字。铭文曰:“维咸丰九年夏荆州太守唐际盛修堤成铸角端镇水于郝穴而系以铭曰嶙嶙峋峋其德其纯吐和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
据说1958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荆江大堤时,手抚铁牛,赞扬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谈笑风生地讲述“铁牛镇水”的典故和治理荆江的宏伟蓝图。
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这头仿制的镇安寺铁牛,也是让我们知晓铁牛是古代镇水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