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和撰有什么区别(“编纂”不读biān zuàn,那“编纂”的正确读音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8:36:30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是一个与传承和整理紧密相关的汉字——“纂”,编纂的读音你读对了吗?


编纂的“纂”字你读对了吗?


一、“纂”字的正确读音



“纂”字的正确读音是【zuǎn】,属于第三声。


结构:上下结构。


二、“纂”字的含义解析


“纂”是一个形声字,古字形如下



“糸”表意,古字形像一束丝,表示纂是赤红色的丝带;“算”表声,表示丝带像算筹一样细长扁平(算筹:是中国古代用于进行数学计算的一种工具。它们通常由竹签、木棍、骨片或金属条制成,每根筹的长度和粗细相等。)。“纂”的本义是指赤色的丝带。


《说文》——纂,似组而赤。从糸算声。


这句话的意思是:“纂”这个字在形状上类似于编织物,并且是赤色的,它的字形采用“糸”作为部首,而发音来源于“算”。


“纂”字的含义:


1,搜集材料编书。比如 纂修:可以指编纂;也可以指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

2,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3,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比如 纂儿。

4,古代同“缵”字,表示继承。


“纂”字在汉语中主要指编纂、整理,特指对书籍、文章等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修订。它常用于描述学术研究中的编纂工作,如“纂修”、“纂辑”。


三、“纂”字的学术价值


“纂”字所蕴含的学术价值与中国古代的文献编纂传统密切相关。在古代,学者们通过“纂”的工作,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儒林外史》——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计划编纂三部书籍,以此来给予后来的学者恩惠。这句话反映了编纂书籍的目的是为了传承知识,惠及后学,体现了作者对于学术传承和教育的重视。


2,《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继承前人的未竟事业,最终完成了先父的遗志。


3,《汉书·景帝纪》——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


女红【nǚ gōng】: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锦乡的丝织品虽然华丽,但是过度追求其制作可能会损害女性的手工艺技能。


四、“编纂”和“编撰”有什么不同?


“编纂”的正确读音是【biān zuǎn】



编纂:指对已有的资料、信息或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编辑,以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或出版物。强调的是整理和编辑的过程,可能涉及大量的资料筛选、校对、注释和结构化。在学术和法律领域中使用较多,如编纂法典、编纂学术著作等。


“编撰”的正确读音是【biān zhuàn】


编撰:指编写或创作,包括原创内容的创作以及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加工。强调的是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解、分析和综合。在文学、艺术和创意写作中使用较多,如编撰小说、编撰剧本等。


总的来说:“编纂”更侧重于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编辑。而"编撰"不仅仅是对资料对的整理,还包括创作和撰写新的内容,在内容中增加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