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是什么(“满招损,谦受益”暗藏的天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6 09:23:05    
  • 在《尚书·大禹谟》里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意思是万物盈满就会招损,谦虚方能受益,这是天之道。

天道的规律是万物都是在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换的,事物发展到极限时,会走向反面。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是循环反复,“道”是天道,万物循环反复是天道的作用。

  • 古人言: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月亮由缺到圆,月圆又自然变缺,水满了就会溢出来,人自满就会衰败,自傲则变得愚钝。

万物忌满,忌过,太满太过就意味着没有了空间和余地,万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智慧的人常说:话不能说得太满,事不能做得太过,凡事要留有余地。太满太过是违反了天道,就会受到天道的消损。

历史上“满招损,谦受益”的例子比比皆是。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自满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狂妄自大,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雍正年间,有一个擅长治理河道的名为江水的人,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皇上很是满意,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

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皇上欣赏戴震的谦让恭敬的品质,赐为翰林。

  •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做学问是一个不断增益的过程,而修道却是一个日益减损的过程,不断地减少私欲,减去妄念,减之又减,回归到无为的状态,却无所不为。

老子提出修道要不断地自我减损,自我减损就是遵循“谦受益”的天之道。

过去一些淳朴的老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猪啊、狗啊或者憨娃子等等,听上去不好听,其实是蕴含着天之道。人们通过对自我的减损来表达对天道的敬畏,在天道面前以示谦卑,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得到天道的庇护。

古代君王自称“孤、寡人”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减损,以示自己对天道的敬畏与谦恭。

老子深知天道,所以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是处低、处下、处弱,这与大部分人喜欢的处高、处前、处上、处强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