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个滕王阁,《滕王阁序》是在哪里写的?滕王是什么人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21 08:09:3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靓丽的一道色彩。

当时王勃是在豫章写下了这篇名传千古的文章,豫章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大家不知道的是,最早的滕王阁其实是在山东的。

说起滕王阁,大家都会想到这肯定是滕王修建的一座楼阁,那滕王到底是谁呢?


山东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枣庄有个滕州市,而滕州就是滕王的封地。


滕王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当时李渊已经退居二线,对这个小儿子非常溺爱,所以李元婴从小就是个骄横跋扈无法无天的主。


李元婴在十一岁时就被早早册封为王,今天的山东滕州就是他的封地。


李元婴到了封地后最先想的不是怎么搞好政绩,反而是为自己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取名滕王阁。

这就是最早的滕王阁了。


为了修建滕王阁,李元婴征调大量民夫,弄得当地怨声载道,不过李元婴也是心够大的,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完全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


最后,当地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联名上奏。


李元婴刚刚建好滕王阁还没享受几天呢,就被贬官到了陕西。李元婴离开滕州后,滕王阁无人照看,慢慢的就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

你要觉得李元婴被贬官后就该消停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贬官之后的李元婴没有丝毫的悔意,依然是纵情笙歌,每天过得都是纸醉金迷的生活。


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把李元婴贬官到了江西南昌,结果刚到南昌没多久李元婴又建起了第二座滕王阁。


南昌的这座滕王阁就是王勃当时文章中提到的滕王阁了。

这次李元婴在南昌待了九年,九年之后李元婴又被贬到了更偏僻的四川阆中。


从李白的《蜀道难》里就能看出,古时候的四川可以算得上是穷乡僻壤了,李治也是想着在这么荒凉的地方,自己的这个叔叔应该闹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这就有点小瞧李元婴了,到了阆中没多久,他就建起了第三座滕王阁,阆中滕王阁又被称作阆苑,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诗圣杜甫晚年就曾多次浏览阆苑,还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的千古名句。


那王勃又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写下了《滕王阁序》这样的华美诗篇呢?


在李元婴离开南昌之后,新到任的洪州都督重修了滕王阁,开阁之日,本来他是想让自己的女婿,在宴会上凭借文章大放异彩的。


结果出了王勃这样一个异类,一篇《滕王阁序》艳惊四座,成为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佳作。

一千多年来,不管再奢华的建筑都经不住风雨的侵袭,山东滕王阁已经化作历史的尘埃,南昌滕王阁前前后后也经历了几十次的维修和重建。

但是,那些在人们口中代代流传的经典诗句却是永远不曾黯淡,这就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