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意思是什么(“布施”就是捐款捐物吗?)
佛家经常讲“六度万行”,意思就是说修行的法门特别多,并不是局限在大家知道的那几种。就好像俗语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目的地一样,但路有千万条。修行的目的,都是开启智慧,回归自性,方法有无量无边,哪个方法适合你,就用哪个。
但是在无量无边的法门当中,佛又将它分为六个大的类别,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叫作六度。
如果将六度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布施。
谈到布施,很多人马上就会说:不就是捐点财物吗?其实并不是,没那么简单。那什么是布施呢?下面简单分享一下。
布施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首先是财布施。《史记》上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世间人最想追求的就是财富,因为财富可以让人过上舒适的生活,没有财富,日子就会很苦,所以财富是很多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正因为财富的重要性,所以修行就要从财布施下手,来断除我们的悭贪习气,能够舍得、放下。
施舍财物,属于外财布施,还有一种财布施,叫内财布施,就是用我们的身体去布施,比如给人工作不要报酬,做一些义务的工作,就属于内财布施。
然后是法布施。这个法,包括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不管是佛法还是世间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知道,就热心地去教导他,帮助他,这就叫法布施。
比如说我会修电脑,别人想学,我就尽心尽力地去教他;或者我会画画,别人想学,我也尽心尽力去教;或者别人遇到任何问题了,只要我会的,都不计报酬的传授,就属于法布施。如果还要收学费,那就不叫布施了。
最后是无畏布施。就是在众生感到惊恐不安、心里害怕的时候,我们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让他的心安定下来,凡是这一类的布施,都属于无畏布施。
比如有人晚上走路害怕,一个人不敢回家,我们就送他一段路,他不害怕了,心安了,这叫无畏布施。再比如国家遭到侵略,我们投笔从戎上阵杀敌,保护国家人民的安全,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也属于无畏布施。总而言之,只要能够让众生身心安稳,不再感到害怕了,这种行为就属于无畏布施。
布施的根本,其实就是古人常说的一个“舍”字。舍什么呢?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当然舍不掉,这里的舍,不是让我们在事上舍,而是让我们舍掉对六根的分别和执着。外舍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当然也不能舍掉,否则我们连饭都别吃了,这里的舍,是让我们舍掉对外境的一切诱惑和贪恋。
因为作为凡夫的我们,贪嗔痴慢习气非常严重,所以佛才教我们舍,并且要从心地上去舍,表面上舍掉的财、法、无畏,但其实是舍掉我们身上的各种习气。
在六度中,“持戒”、“忍辱”都可以归到无畏布施里面;“精进”、“禅定”、“般若”都可以归到法布施里面。整个六度,其实就是三种布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