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步电压是指什么触电(电气安全之触电伤害)
电能作为屏蔽了人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的神秘能源,却对人体的触觉神经有着极大的刺激,如果人发生触电后,只需要50MA电流流过人体就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震颤,从而危及生命,所以预防触电是电气安全的重点。
由于电荷的活跃性,触电并非一定要接触带电体,在靠近带电体时,就有可能因为对人体放电形成触电,所以很多电气设备和控制柜都要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常见的触电的类型,分为接触触电和非接触触电。接下来就详细的介绍一下各种触电类型。
一、接触触电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接触带电体造成的触电,无论这个带电体是本应该就带电,还是因为故障才带电。
接触触电包括直接触电、间接触电、送电触电、剩电触电等。
1、直接触电又分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也就是单线经过人体对地形成回路的触电和人体在两线间传递电流形成的触电,一般双线触电由于电压较高,危害程度也高于单线触电。
2、间接触电分为零线触电、漏电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
(1)、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如果采用的是中性点绝缘或中性点补偿的形式,那么零线就会带有一定的电压,或者由于零线的接地不良或断路造成零线带电,这时触及零线就会触电。
(2)、漏电电压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不接地的情况下因漏电形成的与大地之间的电压。当人接触设备带电外壳时便会产生触电。
(3)、接触电压触电是指人体接触接地的漏电导体时,接触点和人体着地点间的电压,这种电压所造成的触电由于设备已经接地,所以触电电压不会很高。
(4)、跨步电压触电是指当带电导体跌落地面,在落地点会形成一定范围的电场,这时如果人位于其中,两腿间距离较大时,便会在两腿间产生电压差,从而形成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的路径主要是人的下半身,不会流经心脏,所以危害有限,但是如果遭受跨步电压触电后,往往伴随抽筋倒地,便会遭受二次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就很大了。
(5)、感应电压是由于电磁感应在导体上所呈现的电压。因这种电压所造成的触电称为感应电压触电。感应电压触电的危害大小主要在于感应电压的高低,这种触电方式也不能够被忽视。
在间接触电中,漏电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较为常见,在触电伤亡事故中所占比例较大。
3、送电触电分为正送电触电和反送电触电。
(1)、正送电触电是指检修线路或设备时,由于安全防护措施未被有效执行,上级电源误送电导致下级作业人员触电。
(2)、反送电触电是指在检修母线时,由于旁路送电操作失误,在母联开关未被打开的情况下送电,使检修段母线带电导致的触电事故。
4、剩电触电是指电容器或输电线路(分布电容)有剩余电荷时,人体接触电容器或线路时的触电。这类触电与储能元器件的容量有关,一般会瞬间放电,但是如果电压很高会造成触电者痉挛或突发心脏病,从而引起附加伤害。
二、非接触触电也叫放电触电,包括近网触电、静电触电、雷击触电。
1、近网触电是指人体接近电网时,电网对人体放电所造成的触电,多见于高压线路。为了预防此类触电,在安全规则中都规定了一定的安全距离。
2、静电触电是指人体接近静电带电体时,静电带电体向人体放电所造成的触电。静电受环境影响较大,虽然触及时放电迅速,但是有时放电电压很高,会令人产生局部麻痹,更重要的是危及电子设备或因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所以在易燃易爆场所,防止静电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3、雷电触电是雷电直接击中人体或由于雷击二次放电所造成的触电。雷击触电一般危害很大,并且难以救治,所以日常应该具备基本的防止雷击的常识,比如不在雷雨天气外出,不在雷雨天气使用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在雷雨天气关闭好门窗,下雨时不在树下避雨等等。
电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能量形式,也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在享受电能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对触电进行防范,了解一些触电常识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