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以及成就(诺贝尔奖有多少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8 10:34:45    

诺贝尔奖,世界著名的科学、文学类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用来表彰在物理学、化学、人类和平、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上述5个方面的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又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各奖项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976位个人、27个团体获得诺贝尔奖。

那么,有多少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呢?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每年的奖金数额取决于基金收益情况,2024年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45万元人民币),与2023年持平。

27年前的今天,199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华裔教授朱棣文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第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广泛意义的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还有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等人。

拥有中国国籍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目前只有两位,莫言、屠呦呦。

莫言,首位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名管谟业,男,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红高粱》、《蛙》等,2012年10月11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屠呦呦,首位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女,药学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10月5日,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华人是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一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理论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于2015年4月放弃了美国国籍,2017年2月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4年8月在美国逝世。

中国人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时间更早一些,1935年,伍连德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中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1879年3月出生在马拉西亚,1903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此后担任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医官、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等。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伍连德回到马拉西亚经营诊所为业,1960年在马来西亚逝世。

从1907年到1937年的30年间,伍连德博士为我国现代医学建设做出了非凡贡献,尤其1910年东北大鼠疫,临危受命、领导了由中国人自己主导的国际防疫行动,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浩劫,使人类避免了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的涂炭。


伍连德是我国卫生防疫、检疫、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医学交流的先驱、卫生保健事业的开拓者,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曾出任第一任、第二任会长,创刊《中华医学杂志》,主持创办了包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内的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

伍连德,虽然为我国防疫检疫学、医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限于当时国力有限、影响力有限,终与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