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一生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09:52:33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本名孔丘,其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其父孔纥是春秋时期宋国君主的后代。孔纥为躲避宋国战乱而逃到鲁国陬邑定居为官。及山东曲阜,由于孔纥的正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于是孔纥在66岁时又娶了鲁国的"颜徵在"为妾,并在后来生下了孔子。

前549年,孔子的父亲孔纥病逝,而母亲颜徵在却被孔纥的正妻施氏所逐,于是颜徵在带着三岁的孔子到"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此后,在母亲的培养下,孔子逐渐成为博学闻名的英才。

前535年,在孔子17岁时,母亲颜徵在去世。

前533年,孔子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为妻。

前532年,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孔鲤",同年,孔子进入仕途,在鲁国负责管理仓库

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孔子便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的官制。同年,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倡导"仁义礼致信",此后,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

前522年30岁的孔子在鲁国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30岁前后有所成就。同年,齐景公与晏婴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前517年,鲁国因斗鸡而发生内乱,国君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并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甚至准备给孔子一块封地,但却被大夫晏婴阻止。

前515年,齐国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但齐景公却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于是孔子仓皇逃回鲁国,继续从事教育

前512年40岁的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前500年,孔子因开坛讲学,主张“仁政”, 得到了鲁定公的重用,鲁定公封孔子为大司寇兼摄相事。自此,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迅速国富民强起来。

前498年,由于当时鲁国的政权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把持,而孔子为了削弱三桓势力,加强鲁定公的君权,实行了"堕三都",结果遭到失败,于是三桓将孔子逼走,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期间,孔子先后来到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孔子希望得到各国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但都被各国国君敬而不用。

前484年,齐国派军讨伐鲁国,孔子的弟子冉求率领军击败齐国后,趁机说服了掌握鲁国政权的三桓季康子,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至此,孔子周游列国结束

前483年。孔子回到鲁国后仍想从政,但仍被敬而不用。于是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同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先他而逝,孔子十分悲伤。

前480年,孔子得意门生子路,又死于魏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

前479年,孔子病逝,终年73岁。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即在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并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