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药遇上古诗词——半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3 12:00:10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


值此仲夏蝉鸣之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部分半夏相关的诗词,诸君且听

千年的时间,古代诗词早已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捕捉灵感的源泉。而半夏的神奇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亦在这些佳句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期望我们对于中药半夏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让其药力和诗意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


附: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温,辛,有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新鲜半夏块茎

▲半夏植物图


半夏生品性较辛燥,有毒,麻舌刺喉,严重者发生舌肿、失音声嘶,故一般制后用。那半夏有哪些炮制品呢?


▲生半夏

半夏有多种炮制品,临床上常用的是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a. 法半夏

用石灰、甘草共同炮制而成。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痰多咳嗽,化肺上的痰。


b. 姜半夏

用白矾、生姜炮制而成。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降逆止呕。多用于化脾胃之痰。


c.清半夏

用白矾炮制而成。多呈角质样。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等。


半夏的炮制品挺多,它的伪品也不少,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它主要的两种伪品:水半夏、天南星。

性状对比


半夏是常用中药,特别是止咳化痰的成药多有半夏配伍。但由于半夏药材的价格高,不法商贩常常用低价的水半夏和天南星来冒充。

但半夏、水半夏和天南星,它们三儿可是都有毒的哦,虽然都是天南星科的植物,但功效也是不同的呢。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药材基源植物的庐山真面目吧。



半夏:源于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

水半夏:源于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干燥块茎。

天南星: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


只看植物,还是很好区分的,再来看看药材成品的样子呢......

药材对比

a. 半夏

半夏具有较强的止咳化痰功效,辛散而专走肠胃,故止呕吐和去肠胃湿痰的作用较好。

▲半夏药材


b. 水半夏

水半夏略呈卵形,上部茎痕不凹陷,须根痕不明显。有的地区有习用,该品能止咳化痰,但无止呕降逆的效果。

半夏与水半夏对比


c. 天南星


天南星亦易混充半夏,特别是虎掌南星与半夏同属,其原植物复叶为3张以上,与半夏为3张或1张不同,其块茎大者作虎掌南星使用,其个小者外形与半夏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半夏球形,凹陷的茎痕常偏于一侧;而虎掌南星扁球形,凹陷的茎痕位于正中部。



另有一首讲述半夏毒性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