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板为啥是弯的,还两边宽中间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4 09:38:11    

人类滑雪的历史,少说也有几千年。现如今,滑雪算是项时髦的运动。但古人可没法玩儿出这么多花样,因为他们脚下的滑雪板不行。别看就这两块长条形木板,人类花了不少心思钻研、升级,才让它们踏雪如飞。


放个小苏翊鸣吸引你们


两脚不一样长的滑雪板?


人在雪地上行走,免不了一步一个雪坑,不但走起来吃力,速度也快不了。只要有块木板踩着,体重被木板分摊,就不会陷进雪里。若是靠着斜坡,还可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费劲儿就在雪面滑行如飞。如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发现这个窍门不算太难,所以古人很早就拥有了滑雪板。


滑雪最早出现在哪儿,众说纷纭,很可能是多地起源。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板实物是4500年前的,出土自瑞典;挪威发现在5000年前的岩洞壁画里,有人脚踩木板、手持长杆,还摆出滑雪的姿态;俄罗斯一处有8000年历史的岩洞,壁画里也有类似的滑雪者;而在我国新疆发现的岩洞壁画,更是将人类滑雪的历史,向前推至10000年前!


北欧神话中的“冬神”乌勒尔,相传也是脚踩滑雪板的形象


一幅17世纪的挪威画作中,一位滑雪者脚踩长板,右肩扛弩,左手撑着一根木杖在雪面滑行。木杖触地一端有圆盘,一来防止杵进雪里太深,同时增大面积方便用力——它可以保持平衡,辅助拐弯,还能提供部分动力。再细看他脚下的滑雪板:呈长条形,前端翘起,中间有个半圆环套住脚。与当今滑雪板最明显的不同,是双板长短不一:左板长、右板短!


长短腿不好用长短板好用吗?


原来这位弓弩手运用的滑雪法,是以长板作主滑板,短板用来向后蹬踏——提供前进的主动力,有些类似滑冰。为减小摩擦,人们有时还会在长板底下涂抹油脂,或是绑上毛皮,以顺毛的方向滑行。在瑞典和芬兰北部地区,这种不对称的滑雪板,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使用。


然而放眼世界,滑雪双板主流还是对称的多。就连瑞典出土的最早那副,也是左右脚等长的。


瑞典出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板


但不论脚下双板是否对称,早先滑雪者手中的撑杆大都只用一根。当年滑雪板不太讲究,滑出的速度有限,反正跟踪猎物够用就好。这样使用单杆足以保持平衡,另一只手还能空出来干点儿别的。猎人们往往把滑雪杖的另一端制成叉矛状,一杖两用。后来滑雪被当成一种交通方式,人们开始追求速度,越滑越快。于是从18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手持双杖,分置左右,更有利于高速滑行中保持平衡,并且能提供更多的动力。


就像跑步时要摆臂正确才跑得快


滑雪板为什么是弯的?


最原始的滑雪板,就是两片(前端翘起的)平直木板。可若是踩得多了,板身中部会下凹,吃雪变深就不好用了。增加滑雪板厚度可以防止变形,但又会增加总重量,得不偿失。


19世纪中叶,挪威人为此做了改进,将滑雪板制成中部上凸的弧形。这样不仅能防止中部下凹,还能提供减震效果。随后人们发现,中部拱起的滑雪板主要由前后两端承重。于是滑雪板又被“瘦腰”,定型为两头宽、中间窄的现代形制。这是为了追求最佳性价比——既保证滑雪板跟雪地间足够的有效接触面积,同时尽可能减轻自身重量。


单板雪板也是两头宽中间窄


至于滑雪板的材质,最早是用整块木板制成,多取自桦树或白蜡树。后来木料短缺,19世纪末挪威人便将多层木板粘合,制成多层复合滑雪板。到了20世纪中叶,材料技术发展,能在木制板芯的两面,增加铝合金或玻璃纤维层,这样的现代滑雪板既轻便又坚韧。


早先人们使用滑雪板,只是像踩马镫一样套在脚上,或者靠绳索皮带捆绑。19世纪才启用金属扣,固定鞋的前后两端,作为鞋和板的连接器,以提供更强的“抓板力”。抓板力够强,才能在滑雪时完成跳跃、转体等复杂动作。后来有厂商干脆把鞋直接装在滑雪板上。


咔一下就连上了

形制、材料、连接器全都升级换代,至此滑雪板升级完成。然而要想大家伙儿都喜欢玩滑雪,还差一步。因为滑雪的速度与激情,主要在下坡。若是登山两小时,下山十分钟,就没啥兴致了。所以直到1908年,登山缆车引入滑雪场后,滑雪才真正普及,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运动。


没有缆车我滑下去一次就会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