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大捷!战神兰陵王能够力挽狂澜,却难逃宿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2 09:51:29    

公元564年的冬天,北周十万大军奔袭北齐的洛阳,洛阳东北角的一座小城金墉城被周军团团围住,黑云压城城欲摧,城破只在旦夕之间,守军已经近乎崩溃,金墉城若破洛阳也难以保全,都城邺城也将无险可守,北齐距离灭国也就不远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位头戴狰狞面具的将军率领500骑兵犹如一阵旋风冲入周军阵营,所过之处敌军触之即溃,他以雷霆万钧之势冲杀到了金墉城下,守城兵将不知来者何人不敢开门,只见他来到城前缓缓摘下面具,露出了一张秀美异常的面孔,守城士兵见到如此惊世之容顿时激动不已,他们知道金墉城有救了,因为他们的战神兰陵王来了,于是城门大开,士气大振的北齐守军趁势杀出,反击周军,在兰陵王的率领下北齐军攻势如虹,最终大获全胜,这就是著名的金墉之战。

这位力挽狂澜的少年将军就是北齐名将兰陵王高长恭,他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男子”之一,相比宋玉、潘安等文臣他是唯一的武将,据北史记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中说:“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在邙山之战中他率领1000骑兵竟然击溃了几十倍于己的北周、突厥联军,史称“邙山大捷”。

邙山之战过后,高长恭麾下将士创作了一首慷慨豪迈的乐曲,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兰陵王入阵曲》一经问世就迅速传开,风靡全国,成为北齐的“最强音”,凭借战功高长恭被晋升为尚书令,威望日盛,这也引起了当时北齐后主高纬的妒忌和猜疑。

高纬在庆功宴上曾问高长恭说,“你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自身的安危,”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高纬心想“好一个国事即家事!国事怎么成为了你的家事?”在此起彼伏的《兰陵王入阵曲》中高纬对高长恭的猜忌也越来越深了......

公元573年5月,高纬终于派人送给高长恭一杯毒酒,高长恭在临死之际,绝望地说道:“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然后饮鸩而死,年仅33岁。一代战神没有陨落于沙场,竟然死于昏君的猜忌,让人不胜惋惜。

然而,这杯毒酒不仅要了高长恭的命,也要了北齐王朝的命,兰陵王高长恭死了,北齐从此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周大军卷土重来,北齐王朝很快就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然而兰陵王以其绝世风采成为那个混乱时代中最闪亮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