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话:西周的重大事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9 21:34:05    

西周:周朝建立后,实施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维系社会秩序,国力于成康之治时达到颠峰。其后经过昭穆时代,实力渐不如前,又逢西北戎狄渐兴,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至周宣王即位时,虽然励精图治,政通人和,但也难挽周朝之颓势。宣王后期周室混乱,最后于周幽王时期发生犬戎之祸,西周灭亡。

重要历史事件之西周时期

1.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又称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的三位统治者贵族(称三监)叛乱的事件,为中国第一个宗室之乱。

武王灭商后,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病逝后,成王即位,因年幼,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等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公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之后继续东征,经过三年艰苦斗争才完全平复了这场动乱。

三监之乱严重威胁到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周公花费三年的时间进行东征,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东方境土。


2.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是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向东开拓疆土的一场战争。

西周初年,商纣王之子武庚纠合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等诸侯,宣扬辅助成王理政的周公将欲篡位,起兵清君侧。周公果断采取措施,力劝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东征。于是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历时3年之久,诛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将霍叔贬为庶人。之后又继续挥兵东进,扩大战果。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后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阳),最后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至此,周公东征胜利结束。

周公东征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继武王伐纣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3.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是指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周成王在位初年,因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不仅平定了三监之乱,并实行封建制度,将周朝的统治扩及东方商朝人的统治旧地。七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遵从周公之教诲及政策,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缓和了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推行各种典章制度。后来继位的康王除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外,更讨伐边境为患的外族,取得了很大胜利。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四方征伐、大规模的分封和礼制的推行,奠定了周家天下的规模、以周人为首的华夏共同文化圈的格局和礼乐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基础。

4.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的历史事件。

宣王之前,厉王在位时,任用虢公长父与荣夷公,将山林泽薮的产出都归为王室所有,受到广大国民的反对,但厉王拒绝听取意见。终于在三年后,愤怒的国人率人攻打王宫,厉王出逃,随后驾崩,宣王即位。为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宣王在政治上广开言路,恢复文、武、成、康时期的政策;军事上讨伐各来犯部落,取得胜利;经济上则取消籍田之礼,并统计人口,增加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解决了兵源不足的问题。

周宣王的措施使得周朝王室得到了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诸侯又重新来朝,但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5.犬戎之祸

犬戎之祸是指公元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的一次历史事件。

周幽王三年(前779 年),美女褒姒入宫,得幽王宠爱,生下一子名为伯服。幽王废其正室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申后被迫和太子逃回母国申国。另外,幽王还任用佞臣虢石父为卿,此人善于阿谀奉承,又相当势利,得国人埋怨。见此,申后的父亲申侯不满。公元前771年,申侯串连缯国与西夷犬戎进攻幽王,攻入镐京,幽王在郑桓公救助下出逃。但在骊山脚下被犬戎袭击,郑桓公、周幽王等被杀,褒姒被掳下落不明,而犬戎则“尽取周赂而去”。


犬戎之祸标志着西周时期结束,成为了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