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山西盂县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09:42:12    

因县境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凹平坦,其状犹如盆盂,得名盂县。

盂县境内城池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仇犹国之都城,始建于公元前650-前600.明洪武《太原志》载:“仇犹城,周九里六十步,在盂县城东北一里。”清雍正《山西通志》云:“仇犹城,内城周三百里五十步。”按二志所载可知,其城址即在今县城东北侧的古城坪,现仍有少量基址遗迹。魏、韩、赵三家分晋后,仇犹城改称原仇城,并在城东11.5千米处又置皋牢城,成为赵国东北部边陲的战略要地,并一直延续至隋代初期。隋开皇十六年(596),载原仇城西南1千米处兴建县城,历代修葺,沿用至今。

夏商时期,盂境属冀州;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白狄族在今县内建立仇优国;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晋卿智伯灭仇犹,建立原仇城,归属晋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境内始置原仇城,隋大业(606)二年更名盂县。金贞祐三年(1215)盂县升为盂州,明洪武二年(1369)恢复盂县,沿袭至民国时期。民国34年(1945年)8月,恢复盂县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榆次专署管辖。1958年11月并入阳泉市,相继称联社、协作区、郊区等。1959年6月恢复盂县建制,归晋中专署管辖。1983年九月划归阳泉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