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精准引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5:19:00    

来源:【中山日报】

3月30日,2025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暨“百万英才汇南粤”第十二届中山人才节开幕式举行。本届人才节聚焦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战略,突出推动产业人才集聚发展,向全国、全球优秀人才发出邀请。

近年来,中山市把人才引进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全面构建党委(党组)大抓引才育才工作机制,通过“以才引才、以侨引才、港澳合作”等方式,致力于“333计划”“人才23条”等人才政策,为中山引才、留才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举措,积极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这是夯实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基座、人才底座的长远之计。

人才引进工作要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地区产业格局发展方向相一致,根据本区域的市场需求,有规划、有重点地制定与执行人才政策,做到有的放矢。中山应根据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更加精细化的引才策略,持续精准引才。

一是依靠产业集聚吸引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布局是吸引人才及留住人才的最根本要素。产业好,企业才有引才的动力。中山应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推进经济朝高质量方向发展,通过“高、精、尖”领域的产业集聚吸引人才。首先,应坚持制造业当家,进一步推动科创中心、科技园区、产业孵化器等人才载体的建设,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创造优越的创新创业工作环境。其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方面要强化现代化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建设,重点完善产业上下游布局,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争取支持引进一批高科技研究机构,增加科技应用场景。此外,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的企业,加快推进部分“三高”企业发展成为区域知名企业。

二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分层次有重点引进人才。当前中山人才供需匹配度仍有待提高。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首先要坚持高端引领,重点引进更多人工智能、软件开发、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其次要建立健全全市人才数据库和动态监控体系,提升人才需求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要根据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精准引才,针对现代化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引进急需的紧缺人才、技能人才、基础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此外要立足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持续加大港澳人才引进力度,多方位引进国外尖端人才。

三是把握各镇街发展特色,打造差异化引才格局。各镇街要根据全市人才引进和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规划提出符合特色化引才策略。中心城区尤其是东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要突出引进商贸、金融、教育、旅游方面人才;火炬高新区围绕火炬园、软件园等产业园区建设,要突出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中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翠亨新区作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全面对标深圳前海,要突出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引进中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基础型人才,同时围绕现代化国际港建设,突出引进港务、物流、商贸方面的人才;各镇则要着重强化产业升级,加快推动“AI+制造业”发展,突出引进制造业方面的基础性人才和骨干人才。

四是强化以企业为主的人才政策导向,打造市场化人才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创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国际人才城,推动形成涵盖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企业则要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流动,通过资本、技术、专利等要素的引入实现人才的智力流入。由此,形成“政府宏观引导、市场基础配置、企业自主用人,市场化运作”的多主体、立体化引才模式,使企业真正成为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主体。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本文来自【中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