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瞪羚企业”跑出加速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0:09:00    

薛 捷

薛 捷

●瞪羚企业往往能在小规模、高成长的同时抵御风险,核心因素无疑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的典型特征在于: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瞪羚企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顾名思义,这类企业与瞪羚有着共同之处:长得小、跑得快、跳得高。

什么是瞪羚企业

1987年,经济学家大卫·伯奇在其专著中首次提出“瞪羚企业”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从不少于10万美元的年收入起步,之后每年的销售增长率超过20%的商业机构”。2007年,经合组织(OECD)明确将瞪羚企业界定为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3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企业实体。2020年,我国《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41464—2022)》国家标准中,瞪羚企业被界定为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收入或雇员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已经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并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企业。

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很多高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在其成立的初期都曾是瞪羚企业,包括苹果、戴尔、雅虎、思科、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如今,我国瞪羚企业发展迅速,共有258家企业入选2024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位居全球第二。

瞪羚企业有何特征

瞪羚企业往往能在小规模、高成长的同时抵御风险,核心因素无疑是创新。大部分瞪羚企业集中在制造业,且专利拥有量、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远高于平均水平,因此,瞪羚企业也被胡润等机构视为“独角兽”企业(10年内营收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初创企业)的储备库。

不同于一般的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的典型特征在于:一是成长速度快。能够凭借长板优势实现井喷式、裂变式增长,表现出超越常规的成长速度。二是创新能力强。拥有创新领军人才,能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重视以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独特的市场价值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专业领域新。重视在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融合过程中找到市场切入点,通过把握细分产业领域,采用集中化战略来获取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四是发展潜力大。善于发掘新兴领域的市场机会,通常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切入,借助突破性技术和全新的商业模式应对竞争,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厚植培育瞪羚企业的沃土

瞪羚企业是年轻而且增长迅猛的初创公司,其培育与发展壮大对于一个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截至2024年底,广东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2.7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为瞪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中,深圳上榜33家,广州上榜14家,广东共有53家企业上榜,凸显出强大的瞪羚企业培育能力。

敢闯敢干的创业文化。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开放、创新、实干、进取的企业创业文化,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务实肯干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为瞪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土壤。

不断拓展的融资渠道。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金融机构、风投基金和产业基金,金融创新活跃,为企业创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选择,如风险投资、政府引导基金、银行贷款等,能够满足瞪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助力其快速成长。

日益丰富的人才资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众多,能为瞪羚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

全面升级的创新能力。广东不少创新型企业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顶尖科技人才引进,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和市场应用的拓展,带动瞪羚企业创新能力全面升级。

持续完善的服务体系。广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努力为瞪羚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以制度创新保驾护航

瞪羚企业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标杆,其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具有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对于瞪羚企业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创业热情、降低创业成本、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企业信心。

一要完善瞪羚企业发掘评价机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从多个维度发掘优质创业团队及项目,尤其关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头部企业内部裂变和投资并购项目等,及早锁定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和项目。

二要打造“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瞪羚企业培育库,围绕金融、创新、场景、人才、市场等要素资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瞪羚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支持。

三要创新金融赋能方式。发挥各类政策性基金的引导作用,优先投资纳入培育库的企业,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鼓励金融机构为瞪羚企业量身定制如“瞪羚贷”等服务方案,推广“投贷联动”模式,按企业需求给予组合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业企业,以“公益资助+股权投资”模式支持原创核心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突破与商业转化,助推瞪羚企业快速成长。

提供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

瞪羚企业的培育和壮大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协调发展、配置资源,进而促成企业发展目标与区域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政府提供精准服务。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创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建立高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瞪羚企业提供精准的服务支持。

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拓展瞪羚企业的发展空间。同时,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瞪羚企业夯实科技支撑。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在瞪羚企业评价、识别与培育方面开展试点工作,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发挥瞪羚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省范围产业集群创新创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