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聚焦济南: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济南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数智化”转型,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智慧监管、精准服务”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近日早晨播出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头条里,为济南市的这个做法点赞。
报道说,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其中,生态文明分区管控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实践创新。
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处处长张瑞海表示,在济南,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合规园区、泉水保护等环境敏感区政策数据被纳入地理信息识别系统。通过系统研判,不仅提升了行政审批服务效能,还利于政府进行智慧决策。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智慧生态黄河平台创新研发环评智能规划管控系统,集成“三区三线”等环境要素数据,实现项目选址“一键筛查”。企业在系统输入拟建位置,即可即时获取选址合规性分析报告,精准识别生态保护红线、泉水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这一系统已为839家企业提供选址预审服务,大大节约了企业在项目落地上的成本和时间投入。
同时,研发排污许可证、排污登记到期提醒功能,通过平台向企业发送短信提醒,有效避免企业人员因经营生产繁忙导致续证换证不及时的问题,企业由原来的“被动知道”转变为“提前安排”。运用无源传感技术对企业的核心生产与污染治理设备用电量信息实时采集,治污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或停运,立即向企业推送报警信息,帮助企业精准锁定故障发生位置,有效避免因治污设施停运导致异常排污的情况,为全市400余家企业带来便利。(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