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冲刺万亿城商行 发展后劲十足
近日,作为中国西部及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重庆银行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资产规模不仅保持双位数增长,并且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指标上升。
重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不仅是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重庆银行资产总额也保持了高速增长,2024年底资产总额站稳8500亿元,达8566.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7.58亿元,同比增加12.73%。
资产规模五年复合增长率超双位数 有望尽快迈入万亿城商行大门
重庆银行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战略升级,提出“五高”战略新定位,高目标引领、高站位转型、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践证明,重庆银行的战略升级获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8566.42亿元,相较于2023年,单年资产规模增长几乎达到千亿级。资产规模2020至2024年五年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也达到近五年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4月8日晚间,重庆银行发布《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聚焦高质量发展 践行提质增效的公告》,该公告向市场释放该行未来市值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举措及估值稳定措施,并预披露了其一季度部分核心财务数据。
公告显示,经初步核算,该行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0%;实现净利润17.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3%,盈利能力跑出加速度。
截至3月末,该行资产总额9316.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6%;贷款总额473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8%;存款总额5238.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8%。
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在此之前,该行不良贷款率已在两年内累计下降0.13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资产质量优化趋势延续。
众多券商对重庆银行给予买入评级。华福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重庆市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过程中, 重庆银行有望依托对公业务优势、区域布局优势等,加快贷款投放, 有望尽快迈入资产万亿城商行俱乐部。
支持重大战略成效显著 贷款更多向中长期发展倾斜
重庆银行取得高速增长的主要抓手,在于对重大战略的全力支持。
重庆银行深入服务重庆“一号工程”,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4年进一步支持成渝中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超250个,项目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信贷投放超1500亿元,同比多投400亿元。
聚焦“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主线,重庆银行落地了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信用证业务,上线“信保e融”等新产品,积极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年服务业务量超1200亿元。
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在2024年财务报表中,体现为公司贷款的占比再度提升。
重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在总贷款结构中其公司贷款占比达到71.42%,同比提升超过了七个百分点,公司贷款金额达到3130亿元,同比提升了627亿元,其中多数投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中的重点项目。
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不仅是公司贷款增加,重庆银行更加侧重对公司的中长期支持。
重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长期公司贷款为2855亿元,同比增加了621亿元,占比达到91.22%,同比提升了两个百分点。
战略支持能够快速落地背后,得益于重庆银行的专班机制和数字化发展。
针对具体业务,重庆银行建立了“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专班机制,实施内部激励和尽职免责,打造“普惠科企贷”“设备更新贷”“新农贷”“惠农贷”等多种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在科创、制造业、乡村振兴、民营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余额突破600亿元,达到61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2%。
重庆银行同时发挥绿色金融工作专班机制优势,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研发中西部首个ESG评级系统,投放全市首笔“工业绿效贷”,绿色金融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0%。连续2年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为重庆市唯一入选的上市公司。
重庆银行还构建了数字化转型“456”体系,实施65个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投产“科企快贷”、“数智营业厅”等数字产品、应用65个,覆盖39个业务及管理领域,连续5年入选人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试点。
重庆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得到广泛认可。该行连续9年跻身全球银行300强,排名跃升至209名,创历史新高,是重庆唯一上升的地方法人银行。连续3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连续2年获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