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一季报怎么看 兰建平:双稳、双升、双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2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袁华明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

浙江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浙江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工业领域最亮眼。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3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249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3亿元,增长5.7%。

详情点击>>

一图速览丨2025年一季度浙江经济成绩单

浙江一季度GDP增长6%:经济大省挑大梁,工业制造业压舱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研究基地研究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

这个一季度,经济如何看?浙江6%,新鲜出炉!

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这个世界在这个季度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聚焦扩大内需这个难点,紧盯外贸出口这个焦点,围绕民营经济这个热点,一手抓向上政策对接,一手抓向下项目落地,上下协同、内外兼顾,“国”有“民营”同进,经济发展态势持续稳定向好,各项数据明显好于预期。三大看点:

一是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双稳”。工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压舱石”,一季度全省工业运行,增长企稳、效益企稳,实现了双稳。分行业看,全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为78.9%。从所有制看,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9.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放到东部经济大省看,可以说工业经济风景“浙”边最好,充分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与贡献风采。

二是消费市场,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双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9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升0.5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370亿元,增长4.2%;餐饮收入923亿元,增长7.5%。这组数据充分显示,在外需不确定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扩大内需。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各种有利于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有效地激活了市场的消费。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回升,说明市场信心幅度提升。

三是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与质量发展“双好(又好又多)”。以Deepseek、“六小龙”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涌现,成为一季度最大的看点。我省在人工智能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硬核实力的“独角兽”企业,不仅仅成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重要标杆,而且成为改变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在Deepseek、“六小龙”爆火效应下,从线上的“为什么是浙江”“来杭州创业”等话题讨论,到线下的各地党政代表团考察、风投机构加注、创业公司入驻,都呈现出较高热度,为浙江带来了新的动力。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从具体经济行为上分析,表现在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各种高端要素获得上,十分有利于浙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杭州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推动杭州加速从“电商之都”迈向“科创高地”。

浙江抓住科技发展的趋势,勇毅前行,以新市场主体彰显科技创新的自强自立,表明浙江作为民营大省,创业创新的基因正在发生改变,更多“六小龙”式的创新型企业,和诞生出来的“科学企业家”,开始逐步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照“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要求,二季度最首要的是应对“难而重要”的外贸出口问题,推动各项内需扩张举措落地更快一步,破解包括外贸、新质生产力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工作机制层面的卡点,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挑战,把更多“慢变量”转化为增长的“生力军”,为目标达成积蓄更多内生动力。

有组织的创新,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二季度经济运行,要注重各种政策的协同,以政府的“有为”,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有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