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0:44:00    

人民网北京4月7日电 (高清扬、薄晨棣)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的有关情况。

据了解,交叉执行是指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长期未执结案件,法院创新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权力、关系、人情干扰,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介绍,交叉执行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同时,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历史性地实现了“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上升,首次执行案件数、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及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次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今年一季度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量9.82万件,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成交率64.54%,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呈现“双升”态势;今年一季度执行完毕率44.32%,执行到位率56.74%,较去年全年分别增长4.19和2.45个百分点。

针对如何依法打击拒执行为,黄文俊称,打击拒执工作是一手区分失信失能、一手打击老赖行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年来,移送拒执犯罪案件12.1万余件,追究刑事责任3.7万余人,拒执行为得到有力震慑。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效率不够高、与规范化运行还有一定距离等。

对此,最高法将进一步提升打击拒执精准性,并加大力度打击严重破坏执行秩序的拒执行为。同时,还将强化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综合防治。如通过依法纳入失信、限制消费、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等措施促进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