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学老师的《祭母亲》 读起来让人热泪盈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34:00    

《祭母亲》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 李新平

公元2025年农历三月初三,不孝女儿率全家人等,置办薄酒果品祭于母亲之灵前,泣血陈词,沉痛悼念我敬爱的母亲!

我的母亲生于1943年10月19日,突发重疾,医治无效,不幸于2025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十六时与世长辞,享年82岁。我最亲最爱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淳厚质朴的父老乡亲,离开了故乡的热土,离开了牵肠挂肚的儿孙,离开了相濡以沫的所有至爱亲人……母亲呀,您安详平静地走了,却将无限的哀痛和思念永远地留给了我们。

母亲,您的不辞而去,让我们寸断肝肠,撕心裂肺!从此,我再也聆听不到您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从此,我们再也吃不到您老人家做的可口饭菜;从此,我们再也看不到您老人家辛勤忙碌的身影,再也听不见您亲切呼唤我的名字。母亲驾鹤西去,儿女们悲痛欲绝,您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母亲,您若在天有灵,现在,请来到我的身边,听一听儿女们对您的深切思念,无限的哀思,万般不舍的诉说。

我的母亲一生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平易近人,教育子女做好人,办好事,好好工作,廉洁自律。她带领全家耕种田地十几亩,养羊几十头,曾经创建缝纫学习班,赶集卖服装,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兄妹六人相继出生后,母亲拖大带小,艰辛度日,把儿女们养育成人,供儿女们上学读书。我的母亲一生尝遍了生活的艰辛,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操持家务,含辛茹苦,默默奉献,待叔伯如兄弟、视晚辈为亲生,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不管谁遇到困难,她都热心相助。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要饭的,母亲总是拿粮食给馒头,尽力帮助。

年幼时,母亲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数学测试都是满分。爱好广泛,课余时间,参加豫剧团学习地方戏。

年少时,正值饥荒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母亲不得已放下学业,到东北锦州投奔父母,到当地工厂参加工作,辗转劳碌,与灾难抗争。

年轻时,母亲心灵手巧,自强自立,自信乐观。她和几个好姐妹一起到北京、上海等地批发布批,加工服装,骑着自行车带着沉重的货物逢会赶集,贴补家用。她的裁缝技术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大家都喜欢来找她做衣服,母亲总是乐呵呵的说:“中啊,搁这吧,没问题。”

后来,母亲来办了服装加工学习班,周边村子里许多喜欢做衣服的姑娘们都纷纷前来报名,母亲手把手教他们学习技术,看着学徒们学习进步,母亲打心眼里替她们高兴。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打的粮食不够吃。父亲微薄的工资和母亲做衣服卖衣服的收入才支撑了我们这个家,让我们姊妹六个吃饱穿暖,健康成长。我们这个家在母亲一针一线精心编织下,变得更加温馨,和谐,成为我们姊妹六个成长的乐园,剪刀的“擦擦”声,缝纫机的“哒哒”声,滋润着我们的童年,伴随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壮的体魄,像母亲一样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性格。

而今,我们都已为人父人母,当我们连自己的一个两个孩子都教育不好的时候,才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养大六个孩子有多不容易,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心血。

晚年时期,儿女们为了生活,陆续离开家乡。母亲和父亲随着我们在郑州居住。父亲偏瘫后,身体不便,母亲总是悉心照料,拉着父亲练习走路,陪着父亲开着电动三轮车到公园散步。

那时候我每天下班先去公园找他们,总能看到他们在那里听人家唱戏,父亲坐在电动车上,母亲在旁边一手拿着水杯让父亲喝水,一边轻轻拍着父亲的后背,苍白的银发在风中闪动,佝偻的身躯不再挺拔,柔和的夕阳照着他们幸福的脸庞,那是世上最美的图画。母亲每天闲不住,处处能见到她勤劳的身影,和邻居们和睦相处,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姐妹相称。母亲心胸宽广,从不与人斤斤计较。

有一次,母亲在街上被行人撞倒,她说:“没事儿,没事儿。”就让人家走了。但是回家后她的胳膊却疼了好几个月。她经常对我们说:“记住,要学会吃亏,吃亏是福。自己有能力,就去帮助别人,能帮就帮吧!”我知道,她是让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我最亲爱的母亲啊,您的身躯越来越瘦弱,但在我们心中却是最坚强的!

母亲啊,母爱似海深,子孝如小溪。您总是说,您是最幸福的人,这一辈子您过的很满足,您对儿女们都很满意,但是我们做儿女的永远都觉得孝心没有尽够。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管我们怎样孝敬您,都不及您对我们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在我们心中,您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

母亲,您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饱经风霜的一生;是勤劳简朴,艰苦创业的一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一生;是和亲睦邻,乐善好施的一生。家务千百事,劳心积虑,情深似海;养儿育女,恩重如山。

昨日,您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今日,您却与我们天各一方,成为两世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心痛!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疼,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悲。

经历了这一场生死离别,我好像是过了一道鬼门关。留给我的是落寞,是孤单。我的心里,变得空荡荡。我不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受了委屈向谁诉说,遇到困难向谁倾诉,做好饭菜让谁先尝,买好了新衣让谁穿上。周末,我习惯性的去看您,喊一声妈,再也没有人答应。假期,我开车出去游玩,再也没有人分享……我多么希望,就象以前那样,我送您住院治疗,还能接您健康地出院;我多么希望,陪您回到家乡看看,还能再和您一起回到郑州。

母亲,今天我们站在您的灵前,您的儿女子孙们会更加的团结、更加的互助,更加的友爱。您说,要坚强!我们是您的生命延续,每个人身上都有您的心愿。我们会牢牢记住天道酬勤、勤俭节约的家训,我们也会记住你教给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谆谆教导。

母亲,您虽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将和青山绿水长存,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养育恩情!我们永远缅怀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安息吧,母亲!我们会永远怀念你,我们苦难一生的母亲,无私奉献的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母亲,我最爱的人!

母亲,您一路走好!

女儿李新平顿首叩拜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