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大乙烯”!洛阳孟津这一项目点“稀”成金
清理平整、测量放线……
日前,在洛阳市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高大林立的反应塔旁,一块约200亩的土地目前已虚位以待。随着金达公司乙烯裂解碳五综合利用项目的落地,一场看不见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能评、安评、环评刚刚获得批复,项目基础设计已完成……”金达石化董事长牛同治,一天内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前来考察的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为这一新项目筹备,“它寄托着企业从炼油向石化转型的希望。”

乙烯,“现代石化工业之母”。随着河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的落地,正在持续激发当地“大乙烯”的“乘数效应”,眼前的乙烯裂解碳五综合利用项目便是又一力证。
该项目总投资10.6亿元,通过建设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6万吨/年戊烷装置、2万吨/年间戊二烯石油树脂装置等,将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裂解碳五二次利用、转化增值,为提高“大乙烯”产业综合效益提供了新的出路。
牛同治介绍,乙烯裂解碳五是一种由五个碳原子组成的烃类混合物,通常为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的液体。乙烯裂解碳五“浑身是宝”,含有多种有价值的成分,如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等。
通过综合利用,可以将这些原本可能被作为燃料烧掉的副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石化产品。例如,挂式戊二烯可用于生产火箭高能燃料;又如,加氢树脂可生产医疗用粘胶剂。项目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医疗等产业新赛道,需求可观、前景看好。

在牛同治看来,石化转型要想持久,就要做“人无我有”的“绝版货”。在这方面,企业推动技术布局,以创新掘金国产替代的风口。
“以项目产品聚双环戊二烯为例,汽车保险杠、医疗设备外壳等,均由其反应注射成型生成。”牛同治说,然而,目前该反应注射成型技术主要被国外厂商所掌握,技术含量高、国产化率低。企业通过与河南理工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相关技术瓶颈,实验室样品已在工程机械配套厂试用,未来将替代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进一步促进洛阳做大做强乙烯下游高端化工产业链,以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为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洛报融媒·掌上洛阳客户端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郑占波 张小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