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量护航!南海清明第二日超16万人祭扫,不见飞灰只闻花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0:03:00    

今年清明节,南海市民朋友通过更清朗、更新颖、更文明的方式祭奠逝者、悼念故人。4月5日,记者从南海民政局了解到,清明小长假第二天,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群众超16万多人次,车辆超3万辆次,预约祭扫分流效果明显。

志愿红:流动的温情服务站

上午9时许,南海华侨墓园入口处,祭扫车辆排起长龙。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阿明手持指示牌,穿梭在车流中引导交通。“请往这边走”“您有什么需要帮助”,阿明的嗓音有些沙哑,但动作始终利落。作为参与清明志愿服务的“新面孔”,他直言:“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日子,能帮大家顺畅完成祭扫,也是另一种意义的圆满。”

志愿者参与服务

带着孩子前来祭扫的市民陈女士说:“用鲜花和家书告慰亲人,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清明的意义。”在志愿者引导下,许多家庭缩短停留时间,墓园不见烟雾缭绕,唯有清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与往年一样,每年清明服务保障队伍中都有一抹亮色——近百名志愿者用温情服务化解祭扫高峰压力,让传统节日在文明与温度中流淌。

社会力量:多元共筑平安网

社会力量参与清明保障

社会力量参与清明保障

这场清明保障“大考”中,社会力量的创新参与成为新亮点。南海区红十字519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携带AED等急救设备,参与到墓园应急保障,而菠萝救援队也参与协助墓园周边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平安过清明。“看到大家祭扫完安心离开的笑容,就觉得值了。”菠萝救援队队员们感慨道。

监控室查看祭扫车流、人流情况

科技力量也在默默护航。南海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飞及地面监控资源,对墓园及周边20公里区域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实时捕捉烟火隐患,预警信息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让市民祭扫更从容。

随着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了焚烧纸钱等旧俗,鲜花成为了今年清明的主要的元素,文明祭扫方式成为主流。南海殡仪馆和各墓园实现了文明祭祀宣传活动的全覆盖,清明期间祭扫秩序井然,祭扫环境焕然一新,真正体现出清洁明净景象,市民文明祭扫意识浓厚。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李晓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