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变身“心理治疗师”!网友:想摸摸医生的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33:00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大家好,我是猫医生方便袋。作为一只成功‘上岸’的治愈系小猫,我每天的任务就是从8000平米豪宅里醒来后,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帮助那些因为厌学或情绪问题而挣扎的人类小伙伴……”
成为“猫医生”的“方便袋” 图据受访者
当一只圆头圆脑、呆萌可爱又情绪稳定的流浪狸花猫,摇身一变成为治愈人类心灵的“猫医生”,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真实发生在山东济南的一家名为智善心理的心理医院。
当然,这只猫咪也“来头不小”,是网络中知名度极高的流浪猫救助机构“猫德学院”的“明星学员”。在2021年10月,它被一只方便袋“打包”带到了猫德学院,结束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并由此得名“方便袋”。2025年的3月,“方便袋”正式“上岗”,成为了一名疗愈人类心灵的“猫医生”,主要辅助治疗厌学和抑郁症的患者。
在这看似神奇的经历中,流浪猫“方便袋”是如何成为一名“猫医生”的?宠物疗愈又是怎样帮助人们缓解心理问题的?近日,就在“方便袋”的事迹走红之际,封面新闻独家专访了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原主任、济南智善心理医院院长张敬悬,以及在猫德学院与“方便袋”相处多年的小曹(化名),将“方便袋”的故事缓缓道来。这是一个包裹着爱意、治愈与温暖的故事,就像抚摸过猫咪蓬松的毛发时,手指间感受到的柔软与温度。

一只被方便袋装回家的流浪猫

“它平等地喜欢每一个人”


圆圆的脸蛋配上粉红色的鼻子,胖胖的身子像是一条大海参;总是出现在人的周围,亲昵地蹭着人类的手心,翻身露出柔软的肚皮……网络中,不少喜欢猫咪或关注流浪猫救助的网友,想必不会对“方便袋”感到陌生,它常常出现在小曹和猫德学院发布的视频中,接受着人类的抚摸、揉捏,却丝毫没有不耐烦和躲避。
作为一只曾有过流浪经历的猫咪,“方便袋”这样“喜欢人”的性格可以称得上是万里挑一,在野外时期就因性格太好,被方便袋提着就装回了家。正因于此,“方便袋”也治愈了在2023年加入猫德学院的小曹。当时,想领养一只流浪猫的小曹在机缘巧合下入职了猫德学院,成为了一名专职的流浪猫救助者,也开始与“方便袋”朝夕相处。这只性格黏人的小猫咪,常常出现在小曹的身边,陪伴着她走过职场新人的尴尬期,化解着她刚加入猫德学院时的不安。

在小曹的视频里常能看到“方便袋”的身影 视频截图
2025年,搬入新办公场所的猫德学院没有足够的房间,加上“方便袋”的体型较大没法与一些猫咪混养,为了它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猫德学院决定为它寻找领养的家庭。就在这时,智善心理医院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关注宠物辅助治疗这一领域,也关注宠物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治疗。”张敬悬介绍道,在深入了解国外的相关研究数据及成果的支撑下,他们也开始计划要在智善心理引入宠物辅助治疗。“猫德学院在网络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的员工也查看了很多视频。在与猫德学院对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方便袋的性格和成长经历,特别适合对孩子提供帮助。”
情绪稳定,对人热情,就像小曹所说的那样,“方便袋平等地喜欢每一个人”。在医院的面试过程中,“方便袋”一如既往表现优异,很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其实,一般来说在野外流浪过的猫咪,都比较有个性,而且对人有一定的警惕性。”但方便袋除外,天生喜欢人类的它,在流浪时期就已经十分黏人。所以,成为治愈人类心灵的“猫医生”,也算是顺势而为。“它好像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小曹这样说。

成为“猫医生”的“方便袋” 视频截图
“面试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方便袋’特别温和,目光的穿透力特别强,眼神特别清澈。而且它体型也特别好,特别有力量,让人感到充满了阳光。”张敬悬说道,“方便袋”尽管经历了一段流浪的过程,但依然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这部分特别感人,它的经历也很适合去鼓励厌学的孩子。”

每天从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醒来

“猫医生”已接诊120余人

“方医生”工作室 图据受访者
来到位于济南市的智善心理医院,走进挂有“方医生”工作室标志牌的房间,就能看到在近100多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中,摆放着各种小玩具、猫抓板、自动喂食器,以及一张超大的猫咪床。每天醒来,“方医生”就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工作”日常。它热情地接待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小朋友、大朋友,面对来自人类的抚摸毫不躲避,而是目光温柔注视着对方,还不时露出柔软的肚皮邀请人类触摸。

“方便袋”的办公室 图据受访者
而为了迎接“方便袋”的到来,心理医院也做了许多工作,譬如为了猫咪的安全着想,做了全屋的封窗,还采购了专业的监控设备,便于更好地观察“方便袋”的状态。“作为一位心理治疗师,如果自己的心态都不好,那不可能帮到别人。所以,我们首先要让‘方便袋’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心理状态。”张敬悬这样说道。也正因这间超大的办公室,“方便袋”在网络中还收获了“方主任”的称号,有的网友打趣,“方医生的办公室比我的工位大多了”。

心理医院中展示的关于动物辅助治疗的介绍 图据受访者
“目前,‘方便袋’已经接诊了120余位有需求的孩子,算下来,几乎每天它都会接待近10位(其中包含5-7位每日固定来访)有需求的人类。”张敬悬表示,“方便袋”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属于医院正在启动的“厌学青少年PHP护航项目”。在这一项目中,引入了动物辅助治疗的创新疗法,通过猫医生疗愈、互动提升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据我们查询到的资料显示,这应该是国内首位‘猫医生’,至少我们查到的是这样。”
那作为“猫医生”,“方便袋”在工作中有哪些内容是“人类医生”难以达到的呢?采访中,张敬悬也提到了这一点,除去“方便袋”本身的故事对小朋友们具有鼓励作用,激发他们自我成长的力量。同时,青少年们在与猫咪相处的过程中,猫咪无条件的陪伴,对孩子的爱和真诚,也让孩子容易对其建立依恋关系。

“方医生”的工作日常 图据受访者
“有很多孩子出现厌学以后,他和别人交往中会出现社会交往压力,甚至严重的会出现社恐、社死。所以和心理医生的交流中,也会出现防备的姿态,还会因为父母的期待承担更多的压力。但跟小动物的相处,他们不会有这种压力。”再来,张敬悬也说起,国外的一些研究数据显示,孩子们跟小动物的相处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分泌也是不同的,能让产生快乐的激素分泌更多。
此外,张敬悬也谈到与猫德学院合作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认为这些流浪猫中有着不少感人的故事,当把这些故事告诉孩子们时,他们也能察觉到其中暗藏的能量与价值。“他们能够从中投射也好、共情也好,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去体验。”
“我们很为‘方便袋’感到骄傲。”小曹这样告诉记者。其实在最早前,小曹也犹豫过,她希望可以直接为“方便袋”找一个领养的家庭,安稳舒适的度过“猫生”。但同时,猫德学院中也有人认为,“方便袋”可以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实现更多的价值。权衡过后,小曹也赞成“方便袋”成为一名“猫医生”。
小曹说,她时常通过监控设备来观看“方便袋”的举动,也在去探望的过程中,听专门照顾“方便袋”的工作人员说起它“工作”时的趣事儿。“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小猫咪太少了,但‘方便袋’做到了。不是说性格好就能干这个工作,‘方便袋’就是方方面面的适合,它还这么聪明。”小曹说起“方便袋”接诊时的一个奇妙的经历,有次它同时接诊了三位患者,它居然会轮流地去照顾每一位患者,顾及在场每一位人类的情绪。“它完全是‘雨露均沾’,这个蹭一下、那个蹭一下,不会让人孤零零地待着。”
图片
编辑 陈雨
责编 丁伟
审核 杨东
图片


点亮,持续关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