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安阳劲吹文明新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07:00    

古都安阳劲吹文明新风

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幻夜安阳,流光溢彩;街巷整洁,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近年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阳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加强文明创建 增进民生福祉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

去年以来,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开展创建培训200余场,全面提高“创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印发《安阳市民文明手册》《安阳市精神文明应知应会》60万余册,开展文明城市宣传教育500余场次。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汤阴县城关镇等11个村镇、安阳市城市管理局等10家单位、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3所院校入选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单位、校园;李翠利家庭、王东家庭被推荐为全国文明家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深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重大主题宣传、“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5件作品入选河南省“赶考路上有我·描绘出彩中原画卷”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优秀作品,19件作品入选河南省“新时代网络文明公益广告”征集展示活动……文明沃土,弦歌不辍。

坚持铸魂育人 传递榜样力量

30年如一日坚守农业科研一线的卢道文被评为“中国好人”;安阳市第一中学学生师昊轩被评为2024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2024年,我市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推介,先后选树“安阳好人”118人。

我市部分先进典型代表合影。(市文明办供图)

一个个模范典型,用关爱他人、守信践诺、勤勉做事,展示了人性之美,如同一支支闪亮的火炬,放射出一束束耀眼的精神光芒,传递道德的无穷力量。

我市围绕“新时代 新风尚 新生活”主题,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系列主题活动450余场;举办“洹水映明月 文字美中秋”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7场,参与群众1万余人,着力打造具有安阳特色的传统节日品牌;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活动1000余场次,参与学生近30万人次;持续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4个,心理健康辅导站31个,配备440余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多举措推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体系。

培育文明新风 推进诚信建设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去年,全市1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28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提档升级;1.7万余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和优秀志愿服务者参加2024年度河南省文明实践培训,文明实践工作深入扎实、常态长效开展。

“爱心妈妈”“公益红娘”等30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各有特色。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明我传承”文明实践项目获评省二类优秀推介项目,安阳师范学院“助学职教+N”调色盘文明实践项目、滑县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境儿童项目获评省二类示范培育项目……多项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省级奖项,大放异彩。

我市深入开展“学思践悟新思想”“文艺走基层”等文明实践活动,举办主题宣讲600余场,开展文化活动200余场,服务总时长500余小时,受益群众达60万人次;招募返乡大学生2000余名,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1万余人。全市各级媒体平台、客户端共发布活动动态720余篇,精神文明的华彩乐章响彻殷商大地。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300余场次,社会风气愈加良好。

今日之安阳,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选择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多了……新风正气,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我市强化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协调组织、教育、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高质高效推进创建工作。2024年组织申报“五星”村94个、“五星”社区12个,“文明幸福星”“幸福和谐星”创建比例均在85%以上,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创建有声有色,道德春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文明风尚之花竞相绽放……看得见的文明创建成果赫然在目,说不完的文明故事经久流传。如今,精神文明的种子在安阳这片有着厚重历史的沃土上开出繁花、结出硕果,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封面图由AI辅助生成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